起售價夠低,新智跑將成本控制到極致?內飾用料掉價是硬傷
內飾中控:設計風格有提升,偏向年輕化,不再中庸大叔風;用料方面,在這個價位,以硬塑料為主,很不地道,廉價感十足,比較掉價。
內飾的設計方面,新智跑的內飾的整體風格以及開始不那么“韓系車”了,尤其是那塊懸浮式中控屏以及下方很長一條的鍍鉻飾條,都讓車宇世界對韓系車的內飾刮目相看了,再加上儀表臺也采用了液晶顯示屏,真的是讓人感覺到起亞不再和以前一樣走中庸大叔風了。中控臺也比起以前有層次感了很多,用鍍鉻飾條以及中控金屬拉絲“塑料飾板”來將中控分層,不顯廉價。
新智跑
說完了起亞新智跑的內飾設計,再來說說起亞新智跑的內飾用料。前面夸了這么多起亞新智跑的好,到了內飾用料上,新智跑的用料就真的是很廉價的了,中控頂部上方一大塊都使用的是硬塑料,在這個價位的車型中除了用來騙補貼的廉價電動車以外車宇世界都想不到還有車型的內飾用料是可以這么廉價的。
除了方向盤、座椅以及門板靠手的部分,其余的地方都是硬塑料。中控頂部帶縫線包裹的地方是硬塑料偽裝的;中控部分帶金屬拉絲處理的部分也是硬塑料偽裝的;連門板拉手的金屬拉絲部分也是硬塑料偽裝的。總而言之就是這輛車基本上所有地方都是硬塑料的。在這個級別的車型來說新智跑的內飾用料真的是太掉價了。
新智跑
動力與操控:實測百公里加速10.4秒,家用為主,能夠滿足日常通勤。6AT變速箱升檔速度稍微有些慢;操控方面,方向盤過重,感覺一直在和方向盤較勁;懸掛調校偏軟,以舒適為主;不過由于過軟,導致在緊急變線以及過彎尾段行程有些支撐不住車身。
動力總成方面,今天所試駕的起亞新智跑搭載的是2.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匹配的是6AT變速箱。發(fā)動機賬面最大馬力為160匹。經過實測,起亞極睿的百公里加速為10.4秒。這種動力表現的確給不了你什么推背感動力澎湃的感覺。
但是在日常行駛超車什么都沒什么問題。在整個加速的過程中,幾乎可以用行云流水這個詞來形容,這也是為什么車宇世界說新智跑即便是韓系車,在整車的行駛質感還是要比自主品牌車來得要好,很大的差距沒有,但是在細節(jié)上還是差點火候。
但是新智跑也不是沒有缺點,新智跑的6AT變速箱升檔速度稍微有些慢。然而即便是這個缺點也只是在急加速的時候才有明顯感覺,在平常行車的時候幾乎是感覺不到的。
新智跑
操控性方面,就讓車宇世界有些困惑了,新智跑明明定位的是家庭定位,但是這個方向盤卻調校的有些過分的重了,以至于車宇世界甚至以為自己開了運動模式。而在試了運動模式以后,就真的有一種開賽道的感覺了。別誤會,這不是在夸獎新智跑,而是在批評。畢竟一款日常使用環(huán)境為城市并且用戶群體也為家庭用戶的時候,將方向盤調校的這么重這么緊致并不是什么好事,感覺開車的時候要一直和方向盤較勁。
而在懸掛方面,新智跑的懸掛就回歸到了家庭定位上,整體調校以舒適為主。但是在緊急變線以及過彎的時候,會感覺到新智跑的懸掛調的有些太軟了,以至于懸掛尾段行程有些支撐不住車身。
新智跑
本文必讀:起亞新智跑入手前注意事項
除了上文說的空間內飾操控以外,起亞新智跑還是有一些讓車宇世界體驗過程中非常不舒服的地方的。
其一、要說的就是起亞新智跑對于成本的節(jié)約程度,還記得車宇世界前文夸獎過新智跑的中控臺下方的儲物槽是使用的雙層設計嗎?車宇世界實測IPhone 7可以很輕松地放在儲物槽的上方以及下方,這就意味著平時可以將手機放上方而下方更大空間的位置可以放錢包一類較大的物品。
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新智跑全車儲物空間都沒有防滑墊,像剛才說的那塊區(qū)域理論上可以放手機,但是行駛過程中由于沒有防滑墊手機極其容易滑落。即便是放在下層儲物槽也會由于車輛加速或剎車導致手機滑動碰撞。
至于水杯架、水杯架旁邊的小槽也統(tǒng)統(tǒng)沒有防滑墊以及限位器。最讓人難受的還是副駕駛處的手套箱,拉下來的時候不是帶著阻尼感的,而是直接的就倒下來了。一個手套箱阻尼桶的成本真的不高,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確是品質的保證?偟膩碚f新智跑的成本控制真的有些太過分了些。
新智跑
其二、起亞新智跑的后排中間座椅沒有頭枕這一點依然沒有改善。沒有頭枕除了會給中間乘客長途乘車帶來不適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在于在汽車發(fā)生碰撞的時候后排中間乘客的頸椎將得不到保護。頭枕除了是一項舒適性配置以外,更重要的還是一項安全性配置。
新智跑
最后,起亞新智跑適合哪些人群?
在車宇世界看來,起亞新智跑比較適合日常在城市中通勤的人。別看新智跑多了很多諸如陡坡緩解、坡道輔助一類的系統(tǒng),并且外觀也變得十分的硬朗,要真的說本質其實還是一輛城市SUV,上個路牙還沒問題,要進山就別為難自己也別為難車了。
而在城市中智跑無論是底盤調教還是在動力匹配上,都是更傾向于舒適性的。當然,關于內飾成本的控制導致的內飾觸感廉價,還是要親自到店去體驗一下,看看能不能接受。畢竟在車宇世界看來,新智跑最大的問題其實就在于內飾觸感上太過于廉價。
聲明: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劉帥撰寫,凌青/劉帥審閱,車宇世界原創(chuàng)版權所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此感謝原攝影者。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侵權,車宇世界及創(chuàng)始人保留追究權利。愛車,就來車宇世界,您的專屬選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lián)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