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點評丨大眾收購江淮50%股份;特斯拉再降價
大事件
工信部苗圩:將從三方面發(fā)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fā)展
5月2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和傳統(tǒng)汽車一樣,受疫情影響,一段時間產銷受到很大影響,中央政府看到這個情況,制定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政策措施。具體而言,就是把原本到今年年底要退坡完成的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減免新能源汽車的車購稅這兩項政策延遲兩年,用這個辦法來恢復新能源車的產銷增長。下一步的發(fā)展將從供給側、需求側、使用側三個方面繼續(xù)發(fā)力。
周點評:過去一年間,受補貼退坡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出現近十年首次同比下降的情況,市場承壓。目前來看,新能源市場仍深受政策影響。這種情況下,提振新能源市場發(fā)展變得越來越重要。
國家發(fā)改委:將促進新車、二手車銷售,落實新能源汽車補貼
5月24日,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回升,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和二手車的流通,落實好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的財稅支持政策,使居民行得便捷。
周點評:上月(4月),中國汽車銷量達207萬輛,環(huán)比增長43.5%。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稱,即便數據向好,但這只是壓抑需求的釋放,仍非報復性消費,消費者自發(fā)消費力還不樂觀。目前來看,刺激消費政策的出臺仍不能斷,二手車成為“熱詞”。但一直以來,其行業(yè)的不規(guī)范讓眾多消費者望而卻步。想要發(fā)揮政策的優(yōu)勢,公開透明的市場環(huán)境也必不可少。
2020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榜發(fā)布
5月2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2020年中國汽車經銷百強企業(yè)榜單”,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以1704.56億元營業(yè)總收入位列第一,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1240.43億元的營收排行第二,也是我國第二家跨入千億營收規(guī)模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利星行汽車以856.51億元的營收排名第三。
除上述三家經銷商集團外,排名前十的經銷商集團還包括永達集團、恒信汽車集團、上海汽車工業(yè)銷售有限公司、國機汽車、浙江物產元通汽車集團、大昌行集團、江蘇萬邦金之星。
周點評:榜單顯示,上海汽車工業(yè)銷售有限公司由2019年榜單的21位上升至第6位;大昌行集團由2019年第6位下滑至第9位;重組之后的龐大汽貿集團跌出榜單前十,以11.34萬輛的銷量、222.55億元的營收排名19。目前來看,即便市場環(huán)境不佳,但區(qū)域龍頭經銷商仍舊呈現崛起狀態(tài),營收能力不降反升。與此同時,大經銷商集團也呈現出兩級分化態(tài)勢。
汽車公司
大眾集團收購江淮50%股份,并成為國軒高科最大股東
5月29日,大眾集團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 -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yè)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以變革企業(yè)管理模式。這是跨國企業(yè)首次積極參與到中國汽車行業(yè)企業(yè)深度改革進程中。大眾稱,簽約各方計劃在獲得相關部門批準后,將于今年年底完成相關交易。
與此同時,大眾集團還宣布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內電池生產企業(yè)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成為其大股東。大眾集團由此也成為首家直接投資中國電池生產企業(yè)的外資汽車公司。如順利獲得監(jiān)管部門批準,該投資交易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
周點評:一邊是與大眾合作良久的整車企業(yè),一邊是中國領先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大眾此次布局可謂是“用心良苦”,而這一切,都是大眾在為電動化戰(zhàn)略做準備。三方如今緊密的合作關系,也將對今后中國新能源市場格局產生影響。另一方面而言,此次布局也可視作大眾在雙積分方面作出的努力。
蔚來發(fā)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13.7億元,經營性虧損15.7億元
5月28日晚間,蔚來發(fā)布2020年Q1財報。財報顯示,蔚來當季總營收13.7億元,同比減少15.9%;經營性虧損15.7億元,環(huán)比收窄44%,同比收窄40%。此外,蔚來車輛毛利率為-7.4%,不及上季度的-6%;整體毛利率為-12.2%,較上季度也有所擴大。蔚來將毛利下降歸因于2020年第一季度ES6和ES8生產和交付量的減少。
周點評:從此前彭博14位分析師對蔚來做出的“營收12.87億元,經營性虧損19.16億元”的預期來看,本次財報披露的營收和凈虧數據均優(yōu)于預期。但對現在的蔚而言,來毛利率依舊低下的情況并不是一個好信號,這使其仍舊處在“幾乎每賣一輛車都在虧錢”的尷尬境地。李斌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毛利率提升是蔚來2020年要達成的目標之一,他計劃在2020Q2將蔚來整車業(yè)務毛利率提升至5%。與此同時,蔚來還打算在Q2交付9500到10000輛汽車。任務艱巨,蔚來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針刺試驗爭議不斷,寧德時代、比亞迪隔空懟
5月25日,寧德時代在其公眾號發(fā)布《關于動力電池標準的一些認識》一文同時附上2017年CATL三元電池針刺實驗測試報告,顯示“整個過程電池保持完整沒有任何損失。而此前3月29日,比亞迪在其刀片電池發(fā)布會上進行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刀片電池的針刺實驗則顯示,“刀片電池”順利通過實驗,同樣測試條件下的三元鋰電卻劇烈燃燒,表面溫度甚至超過了500攝氏度。二者“隔空互懟”。
周點評:實際上,二者爭論的核心在于電池的安全性問題。比亞迪認為,通過針刺試驗這樣幾乎是最嚴苛的試驗,能夠證明其電池的安全性。但寧德時代認為,電池的系統(tǒng)安全遠重要于單體安全,不能通過某一項安全試驗電池就不安全。工信部《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也并未出現強制規(guī)定電池單體針刺測試這一項——針刺試驗已經不是檢驗電池安全的必要條件。二者“隔空互懟”更生層次的原因則在于,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分別“擅長”的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份額的變化,磷酸鐵鋰日益增長的銷量讓寧德時代看到了切實的危機感。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行業(yè)對安全性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
日產和雷諾不再尋求合并,轉而進行大規(guī)模重組轉型
5月27日,路透社援引五名消息人士報道稱,雷諾和日產已經擱置了推進全面合并的計劃,從而修復已經陷入困境的聯盟關系,并努力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流行沖擊中恢復過來。日產長期以來一直拒絕雷諾提出的全面合并的計劃。該公司一些高層認為,雷諾沒有為其在日本所做的工程研發(fā)工作支付應該的資金,這播下了一些不和的種子。
5月28日,日產宣布將推出一項名為“Nissan Next”的中期事業(yè)計劃,以重振現階段的低迷市場表現。該計劃將削減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削減產能,并調整產品線,使其重新成為一家規(guī)模更小、利潤更高的公司。與此同時,其合作伙伴雷諾也同步提出轉型計劃。5月29日,雷諾宣布,計劃在三年內減少20億歐元以上的固定成本,集團還將于未來三年內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1.5萬人,其中法國將裁員近4600人。
周點評:雷諾董事長Jean-Dominique Senard“三家公司無需合并,可以提高效率”的言論為此前雷諾日產合并一事徹底劃上句號。雖然放棄合并,但兩家公司實行新戰(zhàn)略,進一步合作。
捷豹路虎正向英國政府尋求逾10億英鎊資金援助
5月25日,彭博社和英國天空新聞(SkyNews)分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捷豹路虎正就通過英國政府的緊急貸款計劃借款逾10億英鎊(12億美元)進行談判。另一位知情人士稱,捷豹路虎還在尋求稅收減免、研究撥款和其他補貼,這可能會使英國政府支持的總資金超過20億英鎊。對此,捷豹路虎的一名發(fā)言人表示,有人認為這一數字高達20億美元,“不準確且具有推測性”。捷豹路虎稱,該公司正在“就一系列問題與政府進行定期討論”,但拒絕提供細節(jié)。
周點評:新冠疫情迫使諸多汽車經銷商和工廠關閉,這使大多數主機廠支出加大,睫毛路虎也不例外。5月18日,捷豹路虎在英國索利赫爾和斯洛伐克尼特拉的工廠重新開工,目前其向美國市場投放一款SUV的計劃已經擱置。雖然重新開工,但疫情已使全球經濟嚴重衰退,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對豪華車的需求情況還是未知數。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7 賽力斯駛入港交所
-
10 瘋狂智駕,踩下“剎車”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4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