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UV不去越野是否意味著不需要四驅?看完秒懂
現在消費者購車首選目標是什么?恐怕絕大多數都是優(yōu)先SUV,并不是說一定要追求極致越野,也不是家中二孩剛需7座,更多的消費者購買SUV完全就是要跟轎車有所區(qū)別,于是城市SUV大行其道。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城市SUV里面既有兩驅又有四驅,對于99%的時間都不去越野的車主來講,選購四驅是不是必要呢?城市SUV跟硬派越野車相比,弱化越野能力是否意味著四驅就是擺設?
首先城市SUV的四驅是區(qū)別于轎車最明顯的特點,四驅的轎車少見,但是四驅的SUV選擇非常豐富。龍叔就以昂科威來舉例說明城市SUV四驅的特性。
偶爾撒野的資本
城市SUV的車主,99%的時間都在路面非常好的地區(qū),但是他們買車之時,絕對不止一次向往過親近大自然的自駕穿越,那1%就是留給自己偶爾撒點野的資本,就是SUV區(qū)別于轎車的核心優(yōu)勢。四驅能力讓車輛可以通過更復雜的路況,這一點只要是有過自駕穿越經驗的車主們,絕對深有體會。
昂科威有兩套四驅系統(tǒng),其中頂配車型配備的是智能全路況四驅系統(tǒng)。這套四驅系統(tǒng)取消了傳統(tǒng)結構的后橋差速器,取而代之的是兩組電控多片離合器構成的限滑差速器,左右后輪兩根半軸通過兩組電控離合器來傳遞動力。
電控結構的好處是比傳統(tǒng)的機械限滑差速器響應速度快,電腦通過實時監(jiān)測每一個車輪的行駛狀態(tài)來分析扭矩分配需求,兩驅四驅的切換迅速且線性可調,可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四季道路的適應性
對于一輛優(yōu)秀的城市SUV,龍叔認為四驅的系統(tǒng)意義在于改善操控,舉個例子。在四季分明的城市里,對于中國用車現狀來說,車主用四季輪胎跑全年是普遍現象。一年之中因不同季節(jié)氣候帶來的路況的改變,四季輪胎很難發(fā)揮穩(wěn)定的抓地能力,車輛操控的變化,大多數駕駛員都不會很好應對;這也不難解釋,為什么很多城市一點中雨、小雪,交通就因事故激增而癱瘓。
全時四驅雖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隨之而來帶來的油耗激增的問題無法回避,因此適時四驅就是相對更受歡迎的技術路線,優(yōu)質路況下是兩驅,一旦路況變化可以立即切換成四驅,保證安全的同時,駕駛員甚至根本不會察覺。
傳統(tǒng)的適時四驅結構,后橋動力是通過布置在變速器端的中央離合器實現的,由它決定向后橋輸出多少動力,然后再由布置在后橋差速器來調節(jié)左右輪的動力。
更優(yōu)的方案是精確控制四個車輪的動力分配,這就叫做扭矩適量分配。扭矩矢量分配的概念已經存在至少20年了,并且不只是四驅車的專屬,兩驅車同樣受用,核心原理就是動力精細分配,哪個車輪需要動力多就多給點,哪個車輪需要動力少就少給點,打滑的車輪就干脆不給動力。尤其是在冰雪路面,輪胎很容易突破抓地極限,開始打滑就意味著失控危險,因此根據駕駛者的駕駛意圖,車輛精確控制分配到驅動輪的扭矩非常有必要,這就是扭矩矢量分配。
然而絕大多數汽車的扭矩矢量分配比較簡單粗暴,就是通過ESP程序,對需要控制的車輪進行輕微制動來控制動力輸出,一般前輪驅動的車型都是類似的思路,這樣做成本也比較低,但是控制起來比較滯后,并不是從動力輸出根源上進行精確控制。
昂科威上的智能全路況四驅系統(tǒng),從原理上來講,屬于主動式雙離合器全輪驅動,是最新型的一種扭矩矢量分配技術,可以明顯改善車輛在惡劣路況的駕駛操控穩(wěn)定性,也就是說這樣的四驅系統(tǒng)能夠在結冰路面、積雪路面、濕滑路面以及爛路上獲得更好的驅動能力。
丘陵地勢城市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關于重慶建筑的視頻,讓我們見識到了丘陵地勢的威力。造訪過重慶、青島、大連等城市之后,回來的朋友都說,當地人駕駛風格都太生猛。實際上在陡峭的路面上行駛,前驅車會有天然的抓地力損失,不猛踩油門,恐怕就寸步難行。
以車輛過彎的情況舉個簡單的例子,當車輛轉彎時,實際上外側車輪走過的距離要比內側多5%左右,所以為了過彎更順暢或者更穩(wěn)定過彎,外側車輪需要比內側車輪多7%的扭矩。
昂科威上的主動式雙離合器全輪驅動系統(tǒng)是GKN的技術,整個后橋是一個智能的分動模塊,由這一個模塊來決定整個后橋獲得多大比例的動力,同時還能夠控制左右后輪的動力分配。說得形象點,這就像是一個三通結構,通過總閥門可以調節(jié)進水量,更可以通過分水閥分別調節(jié)向兩邊的水量。
如此一來,通過電腦來分配前后軸以及后橋左右半軸的扭矩分配,昂科威理論上可以實現前后50:50以及后橋左右半軸0:100-100:0的連續(xù)分配。
所以智能化的四驅在丘陵地帶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不僅是因為多了兩個車輪驅動,爬坡更順暢;更是因為動力更均勻分配,使車輛在蜿蜒山路的閃轉騰挪間,車輛操控極限明顯提升。
小結
城市SUV雖然主打城市駕駛,現在國家路網建設非常發(fā)達,絕大多數都是平整的鋪裝路面,但是四驅對于一輛SUV依舊是非常有意義。尤其是智能化程度高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我們完全可以將其視作跟氣囊同等重要的安全性裝備,在關鍵時刻能夠增加車輛的脫困能力、操控穩(wěn)定性和路況適應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容總結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